原标题:我们应当如何面对“七夕”
年年七夕,今又七夕。在中国传统节日里,最浪漫最温馨的,应该算是七夕节了。随着时代发展和观念转变,七夕节逐渐被赋予了新内涵,“中国情人节”成为追捧对象。七夕节,人们争相表达着自己的爱意,浪漫的味道弥漫在大街小巷。
因为有着牛郎织女的故事,或许还因为受到国外情人节的影响,当下,人们把七夕节当成“中国情人节”来过。在有些专家看来,这其实是对七夕节的误解,也有专家考证出七夕节的节日内涵与情人相会没有丝毫联系,历史上的七夕节并不是现在想象的样子。
中国传统节日,往往有着博大的内涵,七夕也是如此。七夕节原名为乞巧节,又被称作“女儿节”,是过去女性们最为看重的节日。喜蛛应巧、穿针比巧、种生、拜织女、拜魁星、吃巧果花瓜……从这些传统七夕习俗中可以看出,七夕节的意义远远不止爱情。但是,一种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往往并不是其最本来的面貌,而是其最被人们需要的面貌。一种传统节日之所以式微,也往往是因其脱离了生活,失去了传承与发展的沃土。
论浪漫色彩,论文化底蕴,论爱情象征,中国的七夕节和西方的情人节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把七夕节当成“情人节”,在当下并无不可。也正是因为找到了契合点,这个流传已久的传统节日,最近几年一年比一年热闹了起来。
一种传统文化只有拥有最广泛的人群,并且成为最广泛人群的价值表达,才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七夕,作为我国第一批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节日,无疑是珍贵的文化遗产。传承好、保护好七夕节,最重要的是让七夕文化融入我们的生活,真正成为中国人的日常呈现。而这,甚至比组织和参与具体的习俗,还要有意义。
对于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是人类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可在今天,爱情面临着许多挑战。想想一档相亲节目里讲到的“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后笑”,再看看前段时间流行的“相亲鄙视链”,就会发现今天的爱情有多么沉重。
“不再相信爱情”,也就是不再相信纯粹,不再相信美好,不再拥有心灵自由。在快节奏时代,如果连爱情都不相信,又如何才能让失落的灵魂跟上脚步,回答“为什么出发”的“初心之问”?牛郎织女最可贵的,其实是相信爱情,追求爱情。他们的爱情打破了身份的壁垒,没有物质的牵绊,只有纯洁、坚贞与勇敢,提醒人们生活的真正价值与意义。也正是因为有着这样内核,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才会在不同的历史时空和不同的文化架构中自觉不自觉反复出现。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面对七夕,最关键的是发现爱情之美,最重要的是永远相信爱情。透过灯光看星光,牛郎织女自由神圣的爱情观告诉人们,什么才是真正的爱情,什么才是对爱情的真正态度。让这种爱情观成为一种主流价值,成为中国人的日常呈现,七夕文化就会得到更好的传扬。
(燕赵都市报 毛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