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7日,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文化圆桌会议在海南博鳌举行
中国文化人物记者 苏晴/摄影报道
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雅尼克·琳姿在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文化圆桌会议上发言
原联合国妇女国际论坛主席侣海林为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雅尼克·琳姿颁发荣誉纪念杯
中国文化人物(记者 苏晴)2024年3月27日,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文化圆桌会议在海南博鳌举行。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雅尼克·琳姿与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中国两院院士李德仁、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中国文联副主席迪丽娜尔·阿布拉、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叶小钢、博鳌亚洲论坛特别代表王林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鲁生、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庞茂琨、中国文化人物杂志社社长王保胜、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于冬、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湛如、观复博物馆馆长马未都、黄海学院院长刘常青、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院长李梅、中国致公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经济委员会委员李双辉、“村超”发源地榕江县人民政府县长徐勃、柬中文化发展交流协会会长钱中华、澳门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梁晚年、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馆长辛礼学、首席品牌官联盟主席梁中国等来自海内外的各界代表出席,围绕“在人工智能时代,文化如何守正创新”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的探讨。本次圆桌会议由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李保东夫人、原联合国妇女国际论坛主席侣海林主持。
雅尼克·琳姿在发言中表示,博物馆是我们向世界展示文化的窗口,我们如何管理我们的博物馆,如何将其与现代技术相结合,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我们十年前起步时,像大家所知道的,博物馆需要对大众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因为我们在一个地方成立博物馆时就需要面对大众。
博物馆大约始于19世纪,到20世纪时,博物馆就非常大众化了。现在,我们需要进一步向大众开放博物馆,吸引更多的观众。现代技术的发展,也给我们提供了助力,有助于我们向大众呈现馆藏的内容。我们博物馆使用了大量的数字技术,比如沉浸式体验,都是博物馆的保留项目。我们去博物馆时总会发现,有些人会对某段历史非常好奇,有些人很想了解一件文物,比如说你对中国的瓷器感兴趣,或者对某个展柜的藏品感兴趣,对于普通人或者是年轻人,如果仅在博物馆看展柜上面贴着的那个简单的标签,是很难了解它的。所以,现在我们就需要使用沉浸式的技术,将现代技术与艺术的内容相结合,形成新的互动式体验,去输出数据流,这也是我们将馆藏内容具象化的手段。
我每次来到中国的时候,都会注意到博物馆是如何接待年轻人的,人工智能会发挥怎样的作用。目前,我们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正在探究AI的新用法,借此展现各种不同的作品,我们希望让大家花很少的钱就可以得到一次良好的AI体验。事实上,AI技术也很好地将藏品所蕴含的艺术思想展现了出来。
今年是中法建交六十周年,我们博物馆因为是亚洲艺术博物馆,所以有许多来自中国的艺术家一起参加庆祝活动。现在,我们希望通过AI技术,让中法两个文化之间形成更密切的关系。比如,在一幅作品中,既可以看到来自中国文化的龙的形象,也可以看到欧洲乃至法国的神话形象。如何利用AI技术创造一个全新的艺术形式,创造一个新的图像或者说是象征符号,既有龙在其中,同时又融合了希腊神话当中的女神形象。看到这样的作品,你会觉得它是由一些杰出的艺术家和知识分子所创作的,反映了两种不同文明的元素,传递了融合的信息,这也是一种文化上的对话。
博物馆数字化需要处理海量的数据,因为有非常多的艺术藏品。很幸运的是,我们被选中了,成为法国首家,也是欧洲的第一家数字化博物馆。我们使用很多新的技术来处理数据,对数以百万计的照片进行信息的采集和整理。在我们自己的官方网站上,就有数百万张照片的展示。随着时间的推移, 我们希望通过照片的描述,让人们知道照片上的人物是谁,里面是什么样的建筑,是哪一座城市。我们是法国第一个进行这种尝试的博物馆,人工智能的创造,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可能性。我们非常重视新技术的应用,比如说有了ChatGTP,能够识别到照片里的人是谁,照片在哪里拍的,是哪一座城市,哪一个地方,还有拍照的时间。我们在一年的时间里发布了大约两万张照片,这在以前可能要花五到六年时间,所以速度快了很多,这是非常重要的进展。这离不开数据库这个基础,尤其网站上的展示事关大家的体验,因此,技术是一个博物馆非常有用的工具和途径,能够提高我们的附加值,将照片中承载的历史记忆和所有人分享。作为馆长,我们忠诚于过去和历史,同时,我们也非常期待,在人工智能的协助下博物馆在未来取得新的发展。
会议结束后,原联合国妇女国际论坛主席侣海林还为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雅尼克·琳姿等各位代表颁发了荣誉纪念奖杯。
(责编:张彦、刘升)